您当前位置:活性炭 > 活性炭应用研究 >

药用活性炭在癌症治疗中的性能及应用

2012-06-30 10:29 来源:未知

 

    药用活性炭在癌症治疗中的性能及应用
    1.活性炭抗癌药剂的缓释性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些癌症的抗癌药剂,治疗效果尚未达到完全压制此种癌症的程度。因为完全压制此种癌症而施用剂量充足的抗癌药剂时,对人会产生致命性的全身性的副作用。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而需要研究有选择性地仅在癌细胞存在的可能性大的部位,让高浓度的抗癌药剂长时期地分布;而在其他健康的部位,尽可能不让抗癌药剂分布的方法。活性炭是优良的吸附剂,具有把所吸附的药物缓慢释放出来的性质,从而可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新方法。目前常用的药物缓释剂是随着基质的分解而逐步释放药剂的,与其他药物缓释剂相比,活性炭的特点是其吸附的抗癌药浓度与其周围游离的抗癌药浓度两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周围的药物浓度降低时,为炭所吸附的药物则释放出来,这样使周围的癌组织可以长时间得到一定浓度的抗癌药作用。此外,由于药物是吸附在活性炭上,在人体组织中是局部存在,有利于附着到癌症病变的组织表面发挥疗效。对人体全身的副作用,要比使用药物的水溶液时小。Hagiwara等人 应用活性炭吸附不同的抗癌药物,如丝裂霉素(MMC CH)、阿柔比星(ACR CH)、博莱霉素(BLM—CH)等,动物实验证实在相同作用条件下,其毒性远小于抗癌药物的水溶液剂型。
    2.活性炭抗癌药荆的亲和性
    药用活性炭抗癌药制剂有易于附着于肿瘤表面的性能。Takal、ash hi等人[,∞通过研究活性炭吸附的抗癌药剂在腹腔内治疗癌性腹膜炎的动物及人时,观察到活性炭有选择地仅附着在腹腔内的肿疡上。活性炭对肿疡表面的亲和性卓越,是增强选择性效果的有益性质,这样可使活性炭抗癌药剂发挥更好的作用。
    3.活性炭抗癌药荆的滞留性
    许多抗癌药剂都是水溶性的低分子物质。一旦将它们注射到身体组织内,便迅速地被毛细管系统吸收到循环的血液内,不仅缺乏在注射部位的局部滞留性,而且也不会有选择性地移动并滞留在淋巴结中。另一方面,活性炭之类的微细颗粒不能从毛细血管中被吸收,不仅能够长时间地滞留在组织内,而且能从淋巴系统吸收到淋巴结等处滞留。因此如果让抗癌药剂预先吸附在活性炭上,便能在注射后的部位组织内及该部位领域的淋巴结中长时间地让高浓度的抗癌药剂发生作用。用于注射到身体组织的吸附抗癌药剂的活性炭,使用粒度极小的活性炭。现在所使用的抗癌制剂是把直径20nm的话性炭分散到生理盐水中,其分散粒径约为150nm ]。
    4.活性炭抗癌药荆的淋巴导向性
    纳米活性炭吸附抗癌药物制剂因其粒径小.故容易从胸、腹腔中被淋巴系统摄取,进而移行到淋巴结中。获原明郎等人在1985年用丝裂霉素制剂做动物实验发现,当给大鼠腹腔内投入MMC CH制剂后,MMC CH主要通过大网膜、横膈膜的下部和骨盆腔在lOmin以内到达淋巴系统,再进一步到大下部的旁大淋巴结和静脉角淋巴结。1987年获原明朗等人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博莱霉素淋巴靶向制剂在组织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这一制剂能够定向分布于淋巴结,并在该处长时间维持较高的浓度,这正式在质量淋巴结癌转移时所希望的。一方面,可以利用本制剂的这一性质定向有效地抑制或杀死转移到淋巴结的癌变细胞;另一方面,可根据纳米活性炭移行到淋巴结的同时把淋巴结染黑的性质,施行淋巴结清楚手术,彻底清除转移的淋巴结。在临床上后者比前者的应用更为广泛,常见有关于胃癌、乳癌等的临床报告。
    5.活性炭抗癌药剂的应用
    由于药用活性炭抗癌药剂具有功能换缓释性、亲和性、淋巴趋向性、局部滞留性、毒副作用小等特性,其临床应用的前景日益广阔。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为:使所含炭颗粒的直径更适应淋巴系统运转要求;研制适合不同恶性肿瘤的吸附抗癌药物剂型及所结合抗癌药物的剂量,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能够定向杀死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的淋巴转移,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新领域。目前已经应用与乳腺癌、胃癌、食道癌及直肠癌等病状的治疗中。
    ①在胃癌中的应用
    在早期胃癌中,只有5%~15%的早期胃癌伴随淋巴结转移,而在黏膜内癌细胞不到5%。这表明至少85%的早起胃癌不需作淋巴结清扫,但具体到某一病例是否需要清扫,则很难确定,人们应用微粒子活性炭淋巴示踪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胃上部的进展期胃癌,因为要确定胃全切还是大部分切除,往往需术前多项检查,既麻烦又费时,而且有时终仍无法确定,再者内镜多次长时间操作,容易导致肿瘤细胞的脱落、扩散和消化道种植。如应用该法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淋巴引流,通过淋巴结快速冰冻检查,达到术中准确地确定切除范围的目的,可大限度的保留器官功能。
    Takahashi等人使用MMC-CH注入胃癌癌周组织,使区域淋巴结持久黑染作为手术清楚淋巴结的标记,经随访观察认为可减少阳性淋巴结遗漏,降低肿瘤术后复发,延长患者5年生存率。有研究者将45例需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术前给予黏膜下注射活性炭后行常规手术,另一组则单纯给予手术治疗。结果证实注射活性炭组,其清扫转移淋巴结数目多于未注射组。利用活性炭的呈黑色和吸附滞留作用,可以通过注射微粒活性炭直观淋巴的导向踪迹。刘绪重等人通过胃镜向癌周围壁内注入丝裂霉素与微粒活性炭混合物,以染黑的淋巴结作为清楚之标记行根治术;术前1~3天分四点向胃壁黏膜下层注入1ml,术后病理切片,治疗组39个,24例共清除淋巴结936个,对照组23个,24例共清楚淋巴552个,注射活性炭组淋巴转移为23.3%,明显地域对照组的30.4%。
    在胃癌根治书解剖肿瘤过程中,挤压肿瘤和癌细胞脱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对已有浆膜浸润的癌肿。有人报道,在有浆膜浸润的胃S₁、S₂癌中,大约有一半病人腹腔可找到有活力的脱落癌细胞,故人们根据这一事实对胃癌术后进行化疗,预防其再复发。张燕苹等人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活性炭丝裂霉素复合物在镜下局部分点注射,以减少丝裂霉素入血的剂量,避免全身副作用,并能增加局部药物浓度,以利药物直接作用与癌细胞,4例镜下局部化疗1疗程后,可发现肿瘤缩小变平,局部坏死,症状改善。王铁武认为活性炭微粒注射在肿瘤局部和周围组织,可以长达半年,缓慢释放高浓度的抗癌药物,而起到局部杀伤细胞的作用。
    Takahashi等人应用活性炭私服丝裂霉素对113例有浆膜浸润的胃癌患者进行术后腹腔化疗,在手术结束时将药物注入腹腔化疗,结果化疗组术后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2%、38%,而对照组为28%、20%,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Hagiwara将50例伴有浆膜浸润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结果,治疗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②在食道和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食管纵跨颈、胸、腹三部,具有丰富的网状淋巴分布,且近邻许多重要脏器,一旦发生癌肿,不仅速度浸润,而且很容易侵犯周围的脏器,患者就诊时常全身情况很差,往往已失去手术的机会,同时又难以耐受全身化疗。应用活性炭吸附缓释化疗药物对此类病人进行化疗,明显延长了生存时间。Hagiwara等人对6例食管癌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而又不能耐手术者,行癌灶邻近黏膜注射活性炭吸附博来霉素进行化疗,除1例死于脑溢血外,3例无瘤生存33~72个月,2例生存22~44个月。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和食道癌一样,用于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的不多,但人们已经初步将其应用与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化疗,效果相当满意,Hagiwar等人报道2例不能耐受手术的直肠癌患者,采用活性炭吸附400mg甲氨喋呤和30mg丝裂霉素及100mg甲氨喋呤和8mg丝裂霉素分别注入直肠肿瘤内,发现肿瘤明显缩小,分别存活2年和6个月,且终死于其它疾病。
    ③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由于药用活性炭能够吸附抗癌药物且具有功能性缓释特性,不同学者将其应用于不通部位肿瘤的局部化疗,Hagiwar等人对30例乳腺癌患者分组,与癌周及癌中央注入活性炭吸附啊柔比星及啊柔比星水溶液,发现注入ACR-CR的患者,其癌中央及区域淋巴结的药物浓度均高于注射ACR-AQ的患者,而血浆中药物浓度较低,在保证化疗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少化疗药物的副作用。lin等人则将活性炭应用于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研究,能够很好的标记前哨淋巴结,并根据前哨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而决定是否行腋窝淋巴清扫术。
   


    《药用活性炭在癌症治疗中的性能及应用》源自:http://www.hxtcj.cn

    暂无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郑州椰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河南省巩义市西村车元工业区 技术支持: 巩义华威网络
销售热线:0371-66550800 0371-64350022 传 真:0371-66550800 手 机:15538339800 联系人:李经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