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粉状活性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扫起,倒至垃圾箱内
第七部分:(粉状活性炭)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避免产生粉尘。
储存注意事项:(Ⅲ)类。牛皮纸外塑料袋,气密封口。储运条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
火种、热源,不可与氧化剂共储混运,防止受潮,以避免受潮后积热不散可能发生自燃。如抽查发现
有发热现象应及时倒垛散热,防止发生事故。
第八部分:(粉状活性炭)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第九部分:(粉状活性炭)理化特性回目录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100%。
外观与性状:黑色粉末。
pH:
熔点(℃): 3500
沸点(℃): 4000以上
相对密度(水=1): 1.48(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物化性能:内部呈极多的孔状物质。主体为无定形的碳,此外还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铁等无机成分。对气体或液体中的溶质等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视密度随着原料来源和制造方法不同各异。如用软木制成的活性炭,视密度0.08g/cm3以下;用植物籽壳制成的活性炭,视密度大于0.45g/cm3以上。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
主要用途:自来水,工业用水,电镀废水,纯净水,饮料,食品,医药用水净化及电子超纯水制备;蔗糖、木糖、味精、药品、柠檬酸、化工产品、食品添加剂的脱色、精制和去杂质纯化过滤;油脂、油品、汽油、柴油的脱色、除杂、除味、酒类及饮料的净化、除臭、除杂;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制药过程产品提纯、精制、脱色、过滤;环保工程废水、生活废水净化、脱色、脱臭、降COD。
第十部分:(粉状活性炭)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接触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粉状活性炭)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20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粉状活性炭)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无危害,可直接填埋
第十三部分:(粉状活性炭)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填埋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粉状活性炭)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1362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牛皮纸外塑料袋,气密封口。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与强氧化物接触,例如臭氧、液氧、氯、高锰酸等:会引起激烈燃烧。不要与强酸接触。